津媒评析留洋新政提案:莫成为新版本U23政策 名义留洋恐将频现

来源: 天津日报

2025-09-25 12:28

9月25日讯 对于“留洋补贴政策”的提议,《天津日报》表达了其深刻的见解,认为这一动议可谓是前车之鉴,激起了对足球政策反思的波澜。

虽然2025赛季尚未来临,但对于中超联赛2026赛季的规划已然开始萌芽。在这初步征求意见的阶段,许多所谓的“新政”能否得到真正实施尚属未知。然而,某些有争议的动议已然引发了轩然大波,尤其是引人注目的“留洋补贴政策”。根据媒体的报道,政策的要旨在于如果本土球员成功加盟五大联赛,其原俱乐部便可增加一个外援注册名额。此举可以说是旨在进一步鼓励中国球员,特别是年轻球员的留洋趋势。

提出这一政策的人士似乎希望,通过外援名额的“补贴”来减轻中超球队的负担,甚至鼓励俱乐部积极促成球员的留洋,毕竟国内球员再优秀,也难以摆脱“只能当外援替补”的评价。若用本土球员换得外援名额,无疑是看似“稳赚不赔”的好事。然而,如同中超以往提出的种种“奇思妙想”,这一政策虽有良好初衷,却很可能是找错了问题的“病根”,只会在未能根治旧疾的情况下,再添新的麻烦。

无可否认,一些中国球员选择不留洋是由于不愿意离开国内的舒适圈,而在中国足球的能力普遍停滞,加之水平下滑的背景下,能力不足才是更深层的原因。现如今,中超诸多球员中,能与当年武磊相提并论的又有几个?即使是王钰栋这种明显优秀的年轻球员,其留洋前景或许也只能局限于欧洲的二流联赛。在这种情况下,留洋五大联赛的政策又能带来多少激励呢?不论是降低薪资还是补贴外援,政策制定者似乎忽视了球员“能力不足”的冷酷现实,仿佛只要施加压力,便能让中国球员如日韩选手般在欧洲赛场大展身手。然而,这种想法显然是高估了现状。

进一步看,中国足球的“上有政策,下注对策”现象显而易见,新政一旦发布,立刻便有球迷献计献策,建议与小俱乐部合作、加入五大联赛球队的梯队,甚至以留洋名义而实际留在国内等层出不穷的对策。如果这项新政最终得以实施,恐怕结果将与曾经的U23政策类似,能否取得成效依然令人堪忧,各种笑话也将在所难免。

更新时间:

关于我们